Semyon Bychkov|畢契科夫
About
「畢契科夫指揮的馬勒作品是極其偉大錄音之一。」——《星期日泰晤士報》
2018年畢契科夫接任捷克愛樂藝術總監一職,首個樂季樂團以倫敦、紐約和華盛頓的國際巡演來慶祝。畢契科夫啟動14首新作品的委託創作,計劃在之後的五個樂季陸續首演。他的第二屆任期,隨著柴可夫斯基計畫的發展達到頂峰,樂團發行全套7張CD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套裝專輯和一系列國際駐場演出。
之後的兩個樂季,畢契科夫和樂團的合作重點轉向馬勒的音樂,在魯道夫音樂廳或是巡迴演出中詮釋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。2022年與PENTATONE唱片公司開啟馬勒完整交響曲的錄音計劃,目前已完成第二號、第四號以及第五號交響曲的錄音。
作為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的第五個樂季,樂團以紀念捷克共和國擔任歐盟主席國的官方音樂會拉開序幕,畢契科夫配對貝多芬《第五號交響曲》與蕭斯塔科維契《第五號交響曲》,並開啟未來樂季蕭斯塔科維契作品的演出計劃。
畢契科夫因其對經典曲目的詮釋而受到國際認可,他同時和許多傑出的當代作曲家合作,包括貝里奧(Luciano Berio)、杜蒂耶(Henri Dutilleux)、卡格爾(Maurizio Kagel)。近期合作的作曲家有安德森(Julian Anderson)、德斯納(Bryce Dessner)、格拉納特(Detlev Glanert)、埃斯凱奇(Thierry Escaich )和拉徹(Thomas Larcher)。拉徹的作品曾被捷克愛樂、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、維也納、柏林、紐約和慕尼黑愛樂樂團以及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合作首演。
畢契科夫與捷克愛樂有著腳踏東西方文化的共同點。1952年出生於前蘇聯列寧格勒的猶太家庭、5歲開始接受優越的音樂教育、13歲接受指揮啟蒙、17歲跟隨傳奇指揮家穆辛 (Ilya Musin) 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。他於1973年榮獲拉赫瑪尼諾夫指揮大賽首獎,由於政治因素,他拒絕指揮列寧格勒愛樂樂團的獎項,離開前蘇聯。1975 年移居美國,1980-1989年間擔任紐約州水牛城愛樂樂團音樂總監。
1989 年受邀成為列寧格勒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而返回聖彼得堡,同年被任命為巴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;1997年任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,隔年擔任德勒斯登森帕歌劇院首席指揮。他的國際職業生涯始於法國里昂歌劇院和普羅旺斯艾克斯音樂節。隨著一系列高調的音樂會取消,他受邀指揮紐約和柏林愛樂樂團以及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。2015年被《國際歌劇獎》評選為「年度指揮家」;2022年獲頒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榮譽博士學位,並於2022年10月獲得《美國音樂》雜誌「年度指揮獎」。他現為捷克愛樂藝術總監和BBC交響樂團指揮,同時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擁有教職,與諸多世界著名樂團都有密切的合作。
畢契科夫的交響樂和歌劇曲目廣泛。作為歌劇指揮,他指揮全球頂級歌劇院,包括史卡拉歌劇院、巴黎國家歌劇院、德勒斯登森帕歌劇院、維也納國家歌劇院、紐約大都會歌劇院、柯芬園皇家歌劇院、馬德里皇家歌劇院等。身為「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」的首席客座指揮,他製作雅納捷克《顏如花》、舒伯特《費耶拉伯拉斯》、普契尼《波西米亞人》、蕭斯塔科維契《穆郡的馬克白夫人》、穆索斯基《波里斯.郭德諾夫》,贏得著名的《阿比亞蒂獎》。他在維也納指揮史特勞斯《達芙妮》、華格納《羅恩格林》和《帕西法爾》、穆索斯基的《霍萬興那》的全新製作,以及史特勞斯《艾蕾克特拉》和華格納的《崔斯坦與伊索德》;在倫敦期間,他重新製作並指揮史特勞斯《艾蕾克特拉》的首演,隨後指揮莫札特《女人皆如此》的全新製作、史特勞斯的《没有影子的女人》和華格納的《唐懷瑟》。近期指揮的作品包括在拜魯特音樂節上演的華格納《帕西法爾》、在維也納上演的史特勞斯《艾蕾克特拉》、在倫敦上演的德弗札克《露莎卡》以及在馬德里上演的華格納《崔斯坦與伊索德》。
作為交響樂指揮,他與生俱來的音樂性和嚴謹的俄派訓練使他的演出備受期待。在英國,除了與倫敦交響樂團的定期合作,還獲得皇家音樂學院和BBC交響樂團的榮譽稱號,每年受邀參與BBC逍遙音樂節演出;在歐洲,他與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和慕尼黑愛樂樂團定期巡演,並定期客席維也納愛樂和柏林愛樂、萊比錫布商大廈、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和聖賽西莉亞國家學院樂團等頂級樂團;在美國,他與紐約愛樂樂團、芝加哥交響樂團、洛杉磯交響樂團、費城交響樂團和克里夫蘭交響樂團常態性合作演出。
畢契科夫為飛利浦唱片公司錄製大量錄音,包括指揮柏林愛樂樂團、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、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、愛樂樂團、倫敦愛樂樂團和巴黎管弦樂團的專輯。他與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長達13 年的合作(1997-2010 年)錄製一系列指標性唱片,包括史特勞斯歌劇《艾蕾克特拉》、《達芬妮》與交響詩《英雄的生涯》、《變形》、《阿爾卑斯交響曲》、《狄爾的惡作劇》,以及馬勒交響曲、柴可夫斯基交響曲、蕭斯塔科維契交響曲、拉赫瑪尼諾夫交響曲、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等。他指揮柴可夫斯基歌劇《尤金·奧涅金》受到BBC廣播電台的推薦、指揮華格納歌劇《羅恩格林》被《BBC音樂雜誌》評為2010年「年度最佳唱片」、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施密特《第二號交響曲》被《BBC音樂雜誌》評為2018年「本月最佳唱片」。2019年發行的《柴可夫斯基計畫》,BBC音樂雜誌寫道:「在畢契科夫與捷克愛樂的錄音中,先進的錄音技術捕捉到樂團最美聲響的所有細節。」
畢契科夫是最早就烏克蘭戰爭爆發表達立場的音樂家之一;自從他在布拉格瓦茨拉夫廣場發表支持烏克蘭的演說以來,他在捷克、法國、德國、奧地利、英國和美國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中表達反戰的立場。他受《經濟學人》邀約撰寫文章,並為《BBC世界》節目的常邀來賓。